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——俄罗斯最具观光性的城市之一。它坐落在国家中心位置,占地面积排名第二。
该边疆区区域政治经济中心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(简称克市)。克市是国家最大城市之一,建于1628年,属于西伯利亚地区老城区,如今已是百万人口的俄罗斯东方之城。城市坐落在叶尼塞河两岸,周围环绕着萨彦山群。
- 占地面积为俄联邦国土面积的13.86%(2366797平方千米)。
- 居民数量2866490人(2016年数据)。
- 教育时间从1934年12月7日(在叶尼塞省)
- 时区——UTC +7。
气候
区域气候有差异性,夏季和冬季伴随大陆性气候的强烈波动,温度波动幅度大。
克市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,冬天少雪温暖。温暖的气候条件确保了叶尼塞河冬季水流不冻、克市水库和周围群山的环境。
自然风景
最长的河流——叶尼塞河(全长——3487千米,水量面积2580000平方千米)和安加拉河(长——1799千米,水量面积1039000平方千米)。除此之外,还有两个北方的大海环绕:卡勒斯和拉普杰维海。
离克市不远的白桦林区坐落着著名的黑色死火山,这里流行着很多传说。其中一种说法是:在山附近埋藏着很多宝藏;另外一种说法是:在山上长着萨满树,拥有神奇的力量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区——经济发展地。这里空气干净干燥、夏季阳光灿烂、大量的湖泊药泉、自然资源丰富。
总体而言,自然资源丰富,品种繁多:大量的湖泊、典型的西伯利亚植物群、动物群(其中包括很多珍稀濒临灭绝的品种)、自然矿产宝藏(包括工业的珍贵的金属)。
建筑
克市建筑不仅是俄罗斯文化历史纪念也是全世界文化历史象征。比如:全俄著名的小教堂“圣帕瑞斯科夫小教堂”,即印在10卢布上的城市代表性图案;自然保护区“石柱”被列入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遗产;横穿叶尼塞河的铁路大桥在1900年巴黎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荣获金色奖章;1967年建成的中心体育场是苏联建筑风格的优秀代表之一,并建有大功率大规律的克市水电站。